• 媒体:让“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”成防性骚扰标志性案例

    作者:未知 更新时间:2018-01-16 来源:中国美妆网 【字号: 】 浏览
    [导读]针对近日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,教育部14日表示,根据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管理有关规定,经研究,教育部决定撤销陈小武的“长江学者”称号,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。

         近年来被举报的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并不少,但像“陈小武事件”这般处理如此迅速、果断,鲜有先例。

         针对近日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,教育部14日表示,根据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管理有关规定,经研究,教育部决定撤销陈小武的“长江学者”称号,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。在此之前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撤销陈小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职务,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,撤销其教师职务,取消其教师资格。

    教育部与当事学校的上述决定,是对性骚扰零容忍。而事件的后续影响不只是当事人身败名裂、被处理,还形成了一定的反对性骚扰的社会声浪与行动。截至目前,已有包括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在内的超过40所高校的部分校友及在校学生,就建立性骚扰防治机制发出呼吁。

    近年来被举报的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并不少,但像“陈小武事件”这般处理如此迅速、果断,社会反响如此大的,鲜有先例。事实上,这次事件的处理之所以能有所“突破”,可能跟一些“偶然”性因素分不开。比如,主要举报者罗茜茜已毕业10多年,她长期生活在国外,最终能够走出实名举报这一步,与其某种相对“超然”的身份和在国外所受到的观念影响,有直接联系。

         某种角度上说,将这次事件的“偶然”转化为未来的“必然”,或就是目前我们构建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的重点。一方面,要让性骚扰在公共话语上“脱敏”,破除不必要的道德压抑。校园内的性骚扰,多寄生于一种不对等的封闭权力结构之上。受害者若还要承受过多的“道德压力”,只会强化其“沉默”倾向,亦助长骚扰者的侥幸心理。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下一页
  • 更多
    关闭窗口】【我要打印
    发表评论
    * 评论内容:
    * 用户名:匿名发表 *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
    * 验证码: 验证码,看不清楚?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*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
     
    发表评论须知:
    一、所发文章必须遵守《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》;
    二、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、公司介绍、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;
    三、严禁恶意重复发帖;
    四、严禁对个人、实体、民族、国家等进行漫骂、污蔑、诽谤。
    赞助商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