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媒体:让“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”成防性骚扰标志性案例

    作者:未知 更新时间:2018-01-16 来源:中国美妆网 【字号: 】 浏览
    [导读]针对近日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,教育部14日表示,根据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管理有关规定,经研究,教育部决定撤销陈小武的“长江学者”称号,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。

         另一方面,在防御和处理上,则要“敏感”。有专家就认为,“遭遇性骚扰后,可以跟谁说,从哪里得到理解、得到支持、得到压力舒缓,还能做到保密,得到保护,都很重要。”因此,构建防御机制的第一步,应是让性骚扰的举报、处理变得明确化、制度化,避免私了与和稀泥。

    具体做法上,这次倡议建立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的学生所提出的“五个一”建议就颇具代表性:给全校每一位教职员工做一次有关防治性骚扰的培训;给每一位学生上一堂反性骚扰的课程;每学期展开一次性骚扰的网络调查;设置一个接受性骚扰举报投诉的渠道;明确一个受理性骚扰行为投诉的部门以及一个负责人。其中一些做法,部分高校已在开展,但并不完善。对此,教育部门可考虑出台强制性的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,让其成为每座高校的标配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 我国目前对性骚扰的界定、法律责任的判定和定罪量刑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,也在一定程度上,制约了校园性骚扰的防治,不仅弱化了社会对性骚扰性质的认识,也增加了受害者的维权难度。即便是这次事件,当事人是否会受到法律上的追责,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。这个困境具有普遍性,立法上宜有所回应。

    去年10月开始,有美国女艺人在网上发起“Me Too”活动,呼吁有被性骚扰或被侵犯过的女性都能够站出来指控加害者。这一行动随后在多个国家接力,“陈小武事件”可以说就是中国版的“Me Too”。希望这次事件能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,真正推动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的普遍落地。面对不断站出来的“受害者”,也应有更多高校像北航这样拿出“零容忍”的态度和行动。

     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下一页
  • 更多
    关闭窗口】【我要打印
    发表评论
    * 评论内容:
    * 用户名:匿名发表 *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
    * 验证码: 验证码,看不清楚?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*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
     
    发表评论须知:
    一、所发文章必须遵守《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》;
    二、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、公司介绍、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;
    三、严禁恶意重复发帖;
    四、严禁对个人、实体、民族、国家等进行漫骂、污蔑、诽谤。
    赞助商广告